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

這世界上,最能了解你的人是誰?

不,不是你自己,而是自知的人。

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自己。但最有能力了解你的人,是自知的人; 當一個人能完全認識自己,他/她亦能完全認識別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跟他/她說話或見面時,有種感覺「為什麼他/她好像很了解我?」﹑「為什麼他/她比起我自己,還更了解我?」﹑「他/她似乎知道我不知道關於自己的東西」… …

又或者,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無論你已多公開透明事無不可對人言,對方都好像不了解你,甚至誤解你?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這兩種情況,大都源自於對自我認識不足,無論是你或對方; 當你無法認識和了解自己,你也無力認識和了解他人。

有兩個心理學的概念想介紹給大家: 1) 周哈里窗口 (Johari Window); 2) 情緖智商模型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讓大家了解自我認識的組成部份,而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周哈里窗口 (Johari Window)

「Johari」 的取名來自研發此模型的兩位心理學家的名字 — Joseph Luft和Harrington Ingham。周哈里窗口是1955年,Joseph和Harrington發展來幫助人們理解自己跟自己的關係,以及與別人的關係。

窗子有四格,每個人的自我由四個部份所組成。你對這四個部分的自我了解得越多,對自己的認識越深。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1. 公開區 (Open Area)

「你知道,別人也知道」(Known to self; known to others)

此區是你和別人都認同的,都知道的,是性格顯性的部份。你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其他人對你的了解差不多,包括你的行為﹑知識﹑技能﹑態度和公開的歷史,就是在陽光底下的事。通常是性格較正面積極的部份,你願意和樂意呈現給別人看,那些你較接受和認同自己的特質。

2. 盲區 (Blind Area)

「你不知道,別人知道」(Unknown to self; know to others)

此區是别人知道,但我們自己却不自知的 。這可能是你不了解的一些基本信息,但也可能包含更深層次的,例如: 感覺不足﹑無能﹑不值得或被拒絕。這類型的問題,通常自己難以直接察覺或處理,但其他人卻看得到。

有些人的自我認識與他人有較大差異,你覺得自己性格非常友善,但周圍的人覺得你很高傲。或是你覺得自己很沒自信,周圍的人覺得你總是自信滿滿毫不畏懼。

這就是自我與他人對自我的認識不同時,所產生的誤區。因此,了解自己的盲區對於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可以多些聆聽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3. 隱藏區 (Hidden Area)

「你知道,但別人不知道」(Known to self; unknown to others)

此區是你自己了解,而其他人對你不了解的部份。通常是我們刻意隱藏自己的部分,自己知道的性格部分,但是别人不知道。

例如,有些人表面上說什麼都沒所謂,但實際上非常計較,他們亦會把這部份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

通常隱藏區的自我,是陰暗面,往往要很熟悉自己的人才會知道; 但我們要突破自己,必須要學會將隱藏的自我,逐步變成公開的自我。

4. 未知區 (Unknown Area)

「你和別人也不知道」(Unknown to self and others)

最後一個區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每個人都有未知的領域,這部分的自我可以說是,我們潛意識需要重點開發的部分。有時你做某些事,你發現就連你自己都沒意識到,原來你可以做得那麼好,你的潛能。 有時候,只有遇上一些事件後,你才會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

例如,如果你問人,遇上危難時會怎麼做? 大部份人都會覺得自己會捨身救人,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你猜猜有多少人真的如自己所想般?

這裡不是說大家一定要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我們有時並不認識自己。你或許也試過一些情況,在事情發生後,你對自己當時的選擇和行為感到非常驚訝或震驚 — 怎麼我會這樣做?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的。


活出真我」就是把開放區擴大

周哈里窗口的最終目標是擴大開放區的範圍,它是四格中被視為最重要的部份。原因是,你的開放區有多廣闊,等於你有多認識自己,以及你有多能夠在人前完全地表達和呈現自己 —- 也就是活出真正的自我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是很有效的方式去擴大開放區。跟他人互動,是一個給予與接受(give-and-take)的過程,讓別人認識你多一點; 同時,從他人給你的反應﹑回應和意見裡,認識自己多一點。

回到窗口的四個格子,當你認識自己的部份變多,開放區便水平地擴展(向橫;左至右),縮窄盲區的範圍。當他人認識你的部份變多,開放區垂直地擴展(向豎; 上至下),即隱藏區會相應變小

(這裡如果未能立即明白,請重複閱讀一至兩次,因為這個概念很重要。)

至於未知的部份,是需要由你來去探索﹑發掘和發現的。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這種給予和接受,共享和開放式溝通的過程,令你和你身邊的人建立信任。

當然,請務必在安全的環境和跟信任的人進行。有些人,明明你不想知道他/她的事,他/她卻不斷向你傾盆而出; 你會感到很不舒服,因此你會想辦法遠離他/她。很不幸地,他/她會感到受傷害。這不能怪誰,即便有很多東西想給予,也要找到那些願意接收的人。無論你有多想認識自己多一點,以及認識別人多一點,請記著要找對人。

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深入地認識,被人看見那個真正的自己。因此,自知的人總會被不自知的人找上。但請想想,你想被認識,但你也有同樣的能力去認識對方嗎?

一段平等的關係裡,無論是情侶或是朋友的關係,最舒服的狀態是雙方能夠對等地交流。不是單方面你理解對方,但對方不能理解你; 不是單方面給予對方許多反饋,對方則不能提供反饋,讓你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反之亦然。


好了,那麼為什麼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情緖智商模型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

相信幾乎每個人有聽過情商(EQ),即是情緒智力商數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全球知名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一位還在世現年74歲(生於1946年)的心理學家提出了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

情商」的由來:

其實情緒智商並不是Daniel發現的,而是在1990年,兩位心理學家Peter Salovey和John D. Mayer,將一種能力命名為「Emotional Intelligence」,他們形容這是「一種社交智力,駕馭自己和他人感覺和情感的能力,區別和辨識這些,並利用這些信息來引導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a form of social intelligence that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monitor one’s own and others’ feelings and emotions, to discriminate among them, and to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guide one’s thinking and action.”

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發起了一項研究計劃,旨在研發有效的情商測量方法,並探索其重要性。例如,他們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當一群人看了一部令人沮喪的電影時,那些在情感清晰度(即識別並給正在經歷的情緒起名字的能力)方面得分很高的人,情緒回復得較快。 在另一項研究中,在準確感知﹑理解和評估他人情緒的能力上得分較高的人,能夠更好地靈活地應對社交環境的變化,並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網絡。

受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的影響,Daniel開始注意到這領域,並在一本1995年出版風靡全球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一書,掀起全球熱潮把情商放進商業﹑學校和社區裡應用。在此之前,人們認為智力比較重要,根本不知道有情商的存在,但現在大部份企業都會較看重情商,因為那才是真正能影響和領導別人的因素。

情商模型(EI Model)的組成有四個部份: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1. 自我察覺 (Self-Awareness): 了解自己的內部狀態﹑偏好﹑資源和直覺,認識自身情緒,理解自己的感覺、情緒、情感、動機、性格、欲望和基本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
  2.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管理自己的內部狀態﹑衝動和資源,妥善管理自身情緒,對自己的快樂、憤怒、恐懼、愛、驚訝、厭惡、悲傷、焦慮等,能夠自我調節。當察覺到自己情緒不佳時,會用方法去幫助自己調整情緒。
  3. 人際察覺 (Social Awareness): 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擔憂的認識,對他人的情感有同理心。認識他人的情緒和各種感受,並能設身處地進行直覺判斷; 了解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欲望等,並能作出適度的反應。
  4. 關係管理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引起他人期許和響應的能力和技巧,善於處理別人的情緒﹑判讀別人內心感受和體察別人的動機想法。 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與任何人相處都愉悅自在,這種人能充當集體感情的代言人,引導群體走向共同目標。

這四個部份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你必須先有自我察覺,你才能管理自己和察覺他人。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認識自己,那麼你無法管理和控制自己,亦無法認識他人,更別說去影響他人了。

那就是為什麼自知的人,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結語: 讀者們,有沒有看到這兩個心理學上非常重要的理論,有一個的共通點? 就是,一切都由自身出發,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所以,先做好自己吧!

最後,筆者很喜歡《Whatever Arises, Love That》和《 Everything is Here to Help You》的作者Matt Khan說的一段話:

“Remember. Despite how open, peaceful, and loving you attempt to be, people can only meet you, as deeply as they’ve met themselves. This is the heart of clarity.”

Matt Kahn

翻譯下來是:
「記住,儘管你嘗試做到多開放﹑和平與充滿愛,
人們只能像他們遇見自己一樣,去遇見你。這是最清晰不過的事。」


筆者:李沅羿 (Facebook專頁)

參考文章:

A Brief Histor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racticalEmotionalIntellig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motionalintelligencecourse.com/history-of-eq/

Goleman D. (2015 April 2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danielgoleman.info/daniel-goleman-how-emotionally-intelligent-are-you/

Pratibha A. (2017 July 3). The Johari Window. Huff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the-johari-window_b_58bf6d25e4b0a797c1d396ce?guccounter=1&guce_referrer_us=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cs=TwUnDJhtXpvg0-gpwxabCA

情緒智力 | MBA智庫百科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83%85%E7%BB%AA%E6%99%BA%E5%8A%9B

唐若女性心學成長筆記 | (2018年01月04日) |《心理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正的自我由四個部分組成》| 每日頭條 |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psychology/ez668my.html

你有沒有活在戲劇三角(Drama Triangle)中?

在人際關係裡,無論是家庭﹑伴侶﹑工作及朋友,有沒有一些關係令你感到被困住﹑花很多時間或消耗心神﹑相處後覺得很累﹑或好像不能脫離它? 或許,你曾經或正處於「戲劇三角」而不自知。

什麼是 「戲劇三角」 呢?

1968年,美國精神病學醫生Stephen B. Karpman, M.D. 發表了後來很多人引用的Drama Triangle文章*(閱讀原文)。在我們的成長中, 童話故事有非常大的影響,無論是聽故事的小孩,還是讀故事的父母; 因此當時他分折了灰姑娘(Cinderella)﹑小紅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和花衣魔笛手(Pied Piper of Hamelin)。

*Karpman, S. (1968). Fairy tales and script drama analysi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Bulletin, 7(26), 39-43.

在故事裡,劇劇性只會在角色和情緒轉變時產生 ,而有三種角色是必要的: 加害者 (Persecutor)﹑ 拯救者 (Rescuer) 受害者 (Victim)。一個故事人物會在不同情形﹑時間或地方下轉換角色。如果人物從一而終,角色由始至終沒有變化,那便沒有劇劇性可言。

生活上,我們有時會處於這個戲劇三角的遊戲,每天在內心中不停地上演著,但是無人察覺我們同時游走在不角色裡,樂此不疲。這種關係會造成生活中的痛苦和紛爭,因此戲劇三角是一個負面的遊戲; 無論故事發展如何,留在一場戲劇裡的人,最後誰也解決不了什麼,從此更需要彼此,難以分割,變得依賴,無法建立健康的關係 。

三種角色: 受害者 – 加害者 – 拯救者

受害者: 自認較低下或不好,感到無助,無能力或沒法改變生活中的境況。有時受害者會尋求加害者來眨抑自己,或是尋找拯救者來提供幫助,而肯定自己「我無法靠自己來解決」。總是說「我好慘呀…」,感到「為什麼偏偏是我?」﹑「我什麼也沒做錯,為什麼我總受責備或總是有麻煩事?」
得益: 獲得關注,讓其它人為他做事,自己不用做一些「困難」的東西。
問題: 必須依賴他人,無法獨立做決定﹑解決問題或找到生命中的喜悅。

加害者: 喜歡指責﹑批評和貶低別人,把別人看得較低下和不好 。通常會聽到他們說「這是你的錯,你當時應該這樣做」,經常感到憤怒,但不會真正地為受害者解決問題,只會責備。常常為受害者設下各種限制, 並嘗試控制或威脅受害者。

得益: 通過控制他人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們通常都曾經或是在其它關係裡是受害者,因此為了避免自己變成受害者,而成為「更強」的加害者。
問題: 不能感到一絲的脆弱,經常要把自己看成強者,缺乏靈活性。一旦受害者有天脫離關係,感到自己沒有價值。

拯救者: 覺得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和拯救別人,看似想幫助受害者,但帶著自己的私心。他們傾向認為「幫人是一種美德」,為幫助或救不了別人有罪惡感或產生內疚。同樣是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但從較高的位置提供幫助,相信「我必須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不夠好,無法幫助自己。」

得益: 自我感覺良好,感到被需要﹑被喜歡﹑被依賴。
問題: 有時會一直被受害者「利用」,無法在關係中脫離。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跟前,忽略自己的需要,逃避為自己的問題負責。

即使是兩個人相處也好,他們的角色會在不同的事情中切換,不一定是一位永遠都是受害者,另一位永遠都是拯救者或施害者。

舉個例子:
A投射自己想當別人拯救者的慾望於B,看見B做任何事都「有問題」,覺得自己要拯救B。與B相處時,不其然會向B說出自己見到的「問題」,或是不自覺地引發衝突,使原本自我價值低的B,認同自己真的「有問題」。

一開始時,B可能只是積極地想進步或改善,但A會不斷找到新問題去幫B解決,B開始落入受害者角色,覺得自己總是無法令A滿意,自己真的是需要「被幫助和拯救」。可是長期相處下去時,B或許會開始感到心煩,並嘗試武裝起來保護自尊心的受傷,變成施害者,責備A的出現令「在你沒出現前很好」的生活變得痛苦。

此時,A感到不解和憤怒,自己的好心好意被誤解,變成施害者去加以證明B是需要被救的受害者,引證自己拯救者的角色。

因此,角色切換可以是非常複雜的。

當我們了解到這些後,應設法脫離這劇劇遊戲。第一步當然是辨識遊戲的形成,然後讓自己避免落入這三種角色,下面是一個簡單五分鐘的影片解釋「戲劇三角」以及 如何脫離這種關係 :


不得不提的「人際溝通分析理論 」(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eory)

Dr. Karpman的戲劇三角理論,其實是從加拿大 精神病學家及著名作家Dr. Eric Bern的人際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 theory),簡稱TA當中發展出來的,所以在此必需要簡單介紹一下。

Dr. Bern在1964年出版的暢銷書《Games People Play》中,揭示人際關係的動態,也可說是一種研究個體之間相處的方法。當兩個或以上的人遇上,其中一方遲早會說話,或用某種形式給出認知對方存在的表示,這是刺激(transactional stimulus); 而這時侯,對方會說出或做出對應的回應(transactional response)。在TA理論中,人有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e): 家長(Parent)﹑小孩(Child)和成人(Adult)

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可觀看這三段影片:

Transactional Analysis 1: ego states & basic transaction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2: games
Transactional Analysis 3: gimmicks

筆者:李沅羿 (Facebook專頁)

zh_HK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