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無法跨越的不是時間,而是情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人都用起「拖延症」這個描述,無論是偶爾懶散一下的人,或是死線鬥士們。「拖延」這個詞,有點像「抑鬱」般被濫用下來。真正的拖延症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而是反映著心理和情緒的狀態。


已閱過不少關於「拖延症」的資訊,為什麼要看這篇?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嘗試過改善時間管理或組織力,情況反覆且持續做成困擾,那麼這篇文章或許會適合你。

早前友人說她在網上做了一個小測驗,發現自己有拖延症; 她記起筆者畢業論文寫的就是這個題目,所以想問問如何解決。 (記性太好了吧!)

那星期因為太忙的關係,無法騰出精神和時間去跟她聊聊,所以便迅速在網上搜尋一下有用的文章。

當時能找到的大部份中文文章,普遍是集中於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的建議:

「別再拖到最後一秒才臨急抱佛腳」﹑「每天編好日程表」﹑「把工作優先次序列好」﹑「把項目變成小份小份的」﹑「定立明確的目標和計劃」﹑「設立獎勵或懲罰機制」﹑「理性地去自我對話」﹑「不要再想了,馬上就行動」 … …

以筆者對友人的理解,她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不佳,或是缺乏組織力的人,因此認為把上述文章發給她的幫助不大。於是,筆者花了點時間與她談談,之後在網上搜尋資料。

真正的拖延症不是這樣的,這跟不理解「抑鬱症」和「拖延症」,以及媒體的濫用有關。

就像對抑鬱症患者說「思想積極正面一點」﹑「看開一點」﹑「做一些令自己開心起來的事」﹑「情緒化沒用,理性點」,不單幫不上忙,反而是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

筆者整合了一些資料,希望讓長期受拖延症困擾的人知道,真正的問題不是時間管理,也不是你的工作態度有問題,更不是意志力或效率的問題,而是你的心正在向你發出警號。同時,亦希望大家對「拖延症」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好讓你能察覺身邊人的狀態。


偶爾的拖延很正常

首先,世上沒有「拖延者」(procrastinator),只有在拖延的人。意思就是說,拖延是一種暫時的狀態(state),不是一種性格或人格。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 in Alberta)心理學教授及《拖延心理學2》(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的作者Piers Steel表示,適當的時候延遲一下工作或學習,最終能把它正確地完成,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很平常的事。

生活和工作有太多事要做,大多數人在某些情況或時候,偶爾都會拖延,但也沒什麼嚴重的負面後果,這不成問題。

例如: 你收到客戶的電郵,上面是長長的工作清單,你不想即時處理; 但你的老闆會催促你在死線前完成,或是團隊裡的同事為了不得失客戶,而替你回覆。工作還是得以完成,後果可能是被老闆訓話兩句,或是請同事喝咖啡吃下午茶,後果不嚴重且可承受,所以這種偶爾的拖延其實是okay的。

但是,若果長期拖延導致不能完成日常工作, 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的各個方面時就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忽略長期拖延本身及其造成的原因,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從影響工作或學校的表現,到關係緊張 (例如無法滿足期望),導致降低個人的生活質素。

美國紐約市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Mount Sinai)心理學家和臨床助理教授Robert Schachter表示,造成拖延的原因很多,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心理健康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抑鬱,症狀包括絕望﹑無助和精力不足,導致難以開始或完成事項。


拖延症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事實證明,拖延症通常不是懶惰﹑冷漠或職業道德的問題。這是一種腦神經的自衛行為,旨在保護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你會發現,拖延症往往是出於某種原因發展出來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表現與個人價值之間,存在異常強烈的聯繫。

這使失敗或批評變得異常痛苦,這自然使人們在做任何反映他們能力的事情時,猶豫不決,這幾乎就是一切。」

Daivd Cain, Raptitude

《拖延心理學》作者Piers Steel形容拖延症是自殘(self-harm)行為,因為我們不僅意識到自己正在逃避,而且明知這樣做不是一個好主意; 然而,我們仍然無法制止自己這樣做,這是最折磨的部份。

拖延症不是一種獨特的性格缺陷,也不是對時間管理能力的詛咒,而是一種應對某些事項引起的複雜和負面情緒的方法。拖延症是一種情緒調節,而且它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範疇內。

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 in Ottawa)心理學教授及拖延研究小組(Procrastination Research Group)成員Tim Pychyl博士以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心理學教授Fuschia Sirois博士,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拖延症可以理解為「優先處理短期情緒修復,把長遠的目標放在一旁。」(“the primacy of short-term mood repair … over the longer-term pursuit of intended actions.”)

簡單而言,拖延症的重點是,比起處理該事項,身體發出訊號「現在迫在眉睫要先集中管理負面情緒。」


哪些事會令你產生強烈的情緒?

每個人對哪些事項或情況感到反感或厭惡,則因人而異。同樣一件事,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例如按時交功課,有些人一點感覺都沒有,而有些人很亢奮,有些人很沮喪,有些人很焦慮,那是因為他們的內在不同。

我們在之後的文章再詳細分類,例如《拖延心理學》中的五種拖延心態: 1) 害怕失敗﹑2)害怕成功﹑3) 反抗權威﹑4) 害怕離開人際舒適圈 和 5) 用瑣事逃避大事。

但通常都是由於與事情相關的更深層次感受,例如自我懷疑﹑自尊心低﹑焦慮或不安全感。當你盯著空白的文件,可能會想:「我不夠聰明,無法撰寫這份文件; 即使我聰明,但其他人會怎麼想呢? 寫作太難了。如果我做得不好怎麼辦?」

這些想法都可能使我們認為,將文件放在一旁,而開始打掃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當然,這只會加重我們與事項之間的消極聯繫。任何時候,當我們回到事項上,這些壓力仍然存在,伴隨著的壓力和焦慮亦增加,自卑和自責的感覺也開始出現。


拖延之所以會持續,是因為它能舒緩情緒

拖延的那瞬間,人會感到暫時的情緒緩解; 但實際上,卻在形成惡性循環。

例如: 筆者讀大學時,一開頭只是延遲開始做功課,慢慢變成遲交數小時﹑半天﹑一天﹑兩天﹑三天,後來畢業論文計劃書足足遲了四個月。

基本上,只需要立即完成事項就可以減輕壓力,但我們選擇了拖延,亦得到情緒舒緩的回報。根據基本的行為主義(basic behavorism),當我們因某件事而獲得回報時,我們傾向再次這樣做。這正是為什麼拖延症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種很容易成為長期習慣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流逝,長期拖延症不僅增加生產力成本,而且還會對我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包括慢性壓力﹑心理困擾和生活滿意度降低﹑抑鬱和焦慮症狀﹑不良的健康行為﹑慢性病﹑甚至高血壓以及 心血管疾病。


大腦已下了決定,先解除情緒的威脅,把問題留給「未來的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營銷學教授及心理學家Hal Hershfield博士說:「人類本身的設計,並不善於為未來作思考,而是專注於現在,以及為當下的自己服務。」

Hershfield博士的研究顯示,在神經層面上,我們認為「未來的我」更像是一位陌生人,不是自己的一部分。當我們拖延時,大腦實際上認為我們正在推遲的,以及在另一端等待著我們的麻煩,是「別人」的問題 — 那是「未來的我」的問題,不是「現在的我」的問題。大腦的決定非常理智。

聽起來好像很好笑,和很哲學性,但當面對焦慮或不安的工作時,我們腦裡的杏仁核(Amygdala),會將該事項視為對我們自尊或幸福的威脅。即使從理智上認知到推遲開始工作,會在將來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壓力,但我們的大腦仍然決心只關注當前如何消除威脅,研究人員稱此為「騎劫杏仁核」(Amygdala Hijack)。

不幸的是,我們不能僅僅告訴自己不要拖延,用意志力去嘗試推翻大腦的決定。就算現在有那麼多提升效率的手機應用程式可作輔助,但解決如何完成更多工作的問題,並不能解決拖延的根本原因 — 那些來自心理和情緒更深層次的原因。

篇幅有點長,筆者在下一篇才寫關於不同人逃避的東西﹑拖延症的種類﹑如何找出拖延症的根本原因 以及 如何解決。

筆者:李沅羿 (Facebook專頁)


參考文章:

1. Cain, D. (2013 February 26th). Procrastination Is Not Laziness. Thought Catalog. Retrieved from https://thoughtcatalog.com/david-cain/2013/02/procrastination-is-not-laziness/
2. Hershfield H. E. (2011). Future self-continuity: how conceptions of the future self transform intertemporal choic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235, 30–43. https://doi.org/10.1111/j.1749-6632.2011.06201.x
3. Lieberman S. (2019 March 25th). Why You Procrastinat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lf-Control). Smarter Liv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25/smarter-living/why-you-procrastinate-it-has-nothing-to-do-with-self-control.html
4. Psychyl, T., and Sirois, F.M. (2016). Chapter 8 – Procrastinatio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Well-Being. Academic Press. Procrastination Health, and Well-Being, 163-188.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802862-9.00008-6
5. Schroeder, M.O. (2017 August 3rd). Is Your Chronic Procrastination Actually a Matter of Mental Health? U.S.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health.usnews.com/wellness/mind/articles/2017-08-03/is-your-chronic-procrastination-actually-a-matter-of-mental-health
6. Tice, D. M., Bratslavsky, E., & Baumeister, R. F.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1), 53–6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0.1.53

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

這世界上,最能了解你的人是誰?

不,不是你自己,而是自知的人。

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自己。但最有能力了解你的人,是自知的人; 當一個人能完全認識自己,他/她亦能完全認識別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跟他/她說話或見面時,有種感覺「為什麼他/她好像很了解我?」﹑「為什麼他/她比起我自己,還更了解我?」﹑「他/她似乎知道我不知道關於自己的東西」… …

又或者,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無論你已多公開透明事無不可對人言,對方都好像不了解你,甚至誤解你?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這兩種情況,大都源自於對自我認識不足,無論是你或對方; 當你無法認識和了解自己,你也無力認識和了解他人。

有兩個心理學的概念想介紹給大家: 1) 周哈里窗口 (Johari Window); 2) 情緖智商模型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讓大家了解自我認識的組成部份,而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周哈里窗口 (Johari Window)

「Johari」 的取名來自研發此模型的兩位心理學家的名字 — Joseph Luft和Harrington Ingham。周哈里窗口是1955年,Joseph和Harrington發展來幫助人們理解自己跟自己的關係,以及與別人的關係。

窗子有四格,每個人的自我由四個部份所組成。你對這四個部分的自我了解得越多,對自己的認識越深。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1. 公開區 (Open Area)

「你知道,別人也知道」(Known to self; known to others)

此區是你和別人都認同的,都知道的,是性格顯性的部份。你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其他人對你的了解差不多,包括你的行為﹑知識﹑技能﹑態度和公開的歷史,就是在陽光底下的事。通常是性格較正面積極的部份,你願意和樂意呈現給別人看,那些你較接受和認同自己的特質。

2. 盲區 (Blind Area)

「你不知道,別人知道」(Unknown to self; know to others)

此區是别人知道,但我們自己却不自知的 。這可能是你不了解的一些基本信息,但也可能包含更深層次的,例如: 感覺不足﹑無能﹑不值得或被拒絕。這類型的問題,通常自己難以直接察覺或處理,但其他人卻看得到。

有些人的自我認識與他人有較大差異,你覺得自己性格非常友善,但周圍的人覺得你很高傲。或是你覺得自己很沒自信,周圍的人覺得你總是自信滿滿毫不畏懼。

這就是自我與他人對自我的認識不同時,所產生的誤區。因此,了解自己的盲區對於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可以多些聆聽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3. 隱藏區 (Hidden Area)

「你知道,但別人不知道」(Known to self; unknown to others)

此區是你自己了解,而其他人對你不了解的部份。通常是我們刻意隱藏自己的部分,自己知道的性格部分,但是别人不知道。

例如,有些人表面上說什麼都沒所謂,但實際上非常計較,他們亦會把這部份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

通常隱藏區的自我,是陰暗面,往往要很熟悉自己的人才會知道; 但我們要突破自己,必須要學會將隱藏的自我,逐步變成公開的自我。

4. 未知區 (Unknown Area)

「你和別人也不知道」(Unknown to self and others)

最後一個區是你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每個人都有未知的領域,這部分的自我可以說是,我們潛意識需要重點開發的部分。有時你做某些事,你發現就連你自己都沒意識到,原來你可以做得那麼好,你的潛能。 有時候,只有遇上一些事件後,你才會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

例如,如果你問人,遇上危難時會怎麼做? 大部份人都會覺得自己會捨身救人,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你猜猜有多少人真的如自己所想般?

這裡不是說大家一定要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我們有時並不認識自己。你或許也試過一些情況,在事情發生後,你對自己當時的選擇和行為感到非常驚訝或震驚 — 怎麼我會這樣做?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是這樣的。


活出真我」就是把開放區擴大

周哈里窗口的最終目標是擴大開放區的範圍,它是四格中被視為最重要的部份。原因是,你的開放區有多廣闊,等於你有多認識自己,以及你有多能夠在人前完全地表達和呈現自己 —- 也就是活出真正的自我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是很有效的方式去擴大開放區。跟他人互動,是一個給予與接受(give-and-take)的過程,讓別人認識你多一點; 同時,從他人給你的反應﹑回應和意見裡,認識自己多一點。

回到窗口的四個格子,當你認識自己的部份變多,開放區便水平地擴展(向橫;左至右),縮窄盲區的範圍。當他人認識你的部份變多,開放區垂直地擴展(向豎; 上至下),即隱藏區會相應變小

(這裡如果未能立即明白,請重複閱讀一至兩次,因為這個概念很重要。)

至於未知的部份,是需要由你來去探索﹑發掘和發現的。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這種給予和接受,共享和開放式溝通的過程,令你和你身邊的人建立信任。

當然,請務必在安全的環境和跟信任的人進行。有些人,明明你不想知道他/她的事,他/她卻不斷向你傾盆而出; 你會感到很不舒服,因此你會想辦法遠離他/她。很不幸地,他/她會感到受傷害。這不能怪誰,即便有很多東西想給予,也要找到那些願意接收的人。無論你有多想認識自己多一點,以及認識別人多一點,請記著要找對人。

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深入地認識,被人看見那個真正的自己。因此,自知的人總會被不自知的人找上。但請想想,你想被認識,但你也有同樣的能力去認識對方嗎?

一段平等的關係裡,無論是情侶或是朋友的關係,最舒服的狀態是雙方能夠對等地交流。不是單方面你理解對方,但對方不能理解你; 不是單方面給予對方許多反饋,對方則不能提供反饋,讓你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反之亦然。


好了,那麼為什麼為什麼自知的人更能了解別人?

情緖智商模型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

相信幾乎每個人有聽過情商(EQ),即是情緒智力商數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全球知名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一位還在世現年74歲(生於1946年)的心理學家提出了情緖智商模型(Emo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

情商」的由來:

其實情緒智商並不是Daniel發現的,而是在1990年,兩位心理學家Peter Salovey和John D. Mayer,將一種能力命名為「Emotional Intelligence」,他們形容這是「一種社交智力,駕馭自己和他人感覺和情感的能力,區別和辨識這些,並利用這些信息來引導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a form of social intelligence that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monitor one’s own and others’ feelings and emotions, to discriminate among them, and to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guide one’s thinking and action.”

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發起了一項研究計劃,旨在研發有效的情商測量方法,並探索其重要性。例如,他們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當一群人看了一部令人沮喪的電影時,那些在情感清晰度(即識別並給正在經歷的情緒起名字的能力)方面得分很高的人,情緒回復得較快。 在另一項研究中,在準確感知﹑理解和評估他人情緒的能力上得分較高的人,能夠更好地靈活地應對社交環境的變化,並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網絡。

受薩洛維(Salovey)和梅耶(Mayer)的影響,Daniel開始注意到這領域,並在一本1995年出版風靡全球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一書,掀起全球熱潮把情商放進商業﹑學校和社區裡應用。在此之前,人們認為智力比較重要,根本不知道有情商的存在,但現在大部份企業都會較看重情商,因為那才是真正能影響和領導別人的因素。

情商模型(EI Model)的組成有四個部份: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參考資料
  1. 自我察覺 (Self-Awareness): 了解自己的內部狀態﹑偏好﹑資源和直覺,認識自身情緒,理解自己的感覺、情緒、情感、動機、性格、欲望和基本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
  2.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管理自己的內部狀態﹑衝動和資源,妥善管理自身情緒,對自己的快樂、憤怒、恐懼、愛、驚訝、厭惡、悲傷、焦慮等,能夠自我調節。當察覺到自己情緒不佳時,會用方法去幫助自己調整情緒。
  3. 人際察覺 (Social Awareness): 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擔憂的認識,對他人的情感有同理心。認識他人的情緒和各種感受,並能設身處地進行直覺判斷; 了解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欲望等,並能作出適度的反應。
  4. 關係管理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引起他人期許和響應的能力和技巧,善於處理別人的情緒﹑判讀別人內心感受和體察別人的動機想法。 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與任何人相處都愉悅自在,這種人能充當集體感情的代言人,引導群體走向共同目標。

這四個部份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你必須先有自我察覺,你才能管理自己和察覺他人。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認識自己,那麼你無法管理和控制自己,亦無法認識他人,更別說去影響他人了。

那就是為什麼自知的人,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結語: 讀者們,有沒有看到這兩個心理學上非常重要的理論,有一個的共通點? 就是,一切都由自身出發,你不明白自己,也不會明白他人。所以,先做好自己吧!

最後,筆者很喜歡《Whatever Arises, Love That》和《 Everything is Here to Help You》的作者Matt Khan說的一段話:

“Remember. Despite how open, peaceful, and loving you attempt to be, people can only meet you, as deeply as they’ve met themselves. This is the heart of clarity.”

Matt Kahn

翻譯下來是:
「記住,儘管你嘗試做到多開放﹑和平與充滿愛,
人們只能像他們遇見自己一樣,去遇見你。這是最清晰不過的事。」


筆者:李沅羿 (Facebook專頁)

參考文章:

A Brief Histor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racticalEmotionalIntellig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motionalintelligencecourse.com/history-of-eq/

Goleman D. (2015 April 2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danielgoleman.info/daniel-goleman-how-emotionally-intelligent-are-you/

Pratibha A. (2017 July 3). The Johari Window. Huff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the-johari-window_b_58bf6d25e4b0a797c1d396ce?guccounter=1&guce_referrer_us=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cs=TwUnDJhtXpvg0-gpwxabCA

情緒智力 | MBA智庫百科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83%85%E7%BB%AA%E6%99%BA%E5%8A%9B

唐若女性心學成長筆記 | (2018年01月04日) |《心理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正的自我由四個部分組成》| 每日頭條 | 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psychology/ez668my.html

「一切都將過去」的寓言故事

https://unsplash.com/photos/IkYuzPneQWs
圖片來源: The Origin Within

有一位國王,他問聖賢智者們:

「我有一枚戒指,上面鑲有世界上最好的鑽石,我想在裡面寫下信息,然後藏在石頭下; 信息會在極絕望的情況下有用。我會將這枚戒指交給繼承人,並希望它能忠實地侍候我的繼承人。替我想一想,該是什麼樣的信息,而且它必須很短才能刻在戒指。」

聖賢們知道如何寫專著,但不能用一句話去表達。他們想了又想,但什麼也沒想出來。

國王向忠實的老僕人抱怨他的探索失敗,老僕人從小看著國王長大,從嬰兒便開始照料他,國王視他為家庭成員。

老僕人對他說:

「我不是聖賢,沒有受過教育,但我知道這樣的一個信息。在宮殿裡待了這麼多年,我遇到很多人。有一次,我為一位您父王邀請的神秘探訪者服務時,他給了我你所需要的信息。但請不要馬上閱讀,將它保存在石頭下,只有在你完全沒有出路的時後,才將其打開。」

國王聽了老僕人的話。


一段時間後,敵人進攻國王的領土,國王快要輸掉戰爭。他騎上馬匹逃跑,敵人緊追著他,他獨自面對敵人眾多。騎到路的盡頭,面前是一個巨大的深崖,如果他跌下去,那一切就這樣結束了。他無法跑回頭,因為敵人在接近。他已聽見了敵人馬蹄的嘶啞聲。他沒有出路,他完全絕望。

忽然,他想起了那枚戒指,並打開它,上面是一句銘文:

「一切都將過去」(This too shall pass)

看完信息後,他覺得內心和周圍都無比寧靜。之後,他發現追趕的敵人迷路了,他們朝錯誤的方向前進,不再聽到馬匹的聲音。

國王對老僕人和從未認識的神秘探訪者充滿感激,這句話很有力量。他收起戒指,並踏上征途,集結軍隊奮戰,並返回他的國土。


在他回到宮殿的那一天,他們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會,舉世矚目; 人民都熱愛國王,國王感到高興和自豪。

一位僕人走到他面前,輕聲說道: 「即使在這一刻,再看一遍那句信息。」

國王說:「現在我是贏家,人們在慶祝我的歸來,我沒有感到絕望,也沒有處於絕望的境地。」

「請聽老僕人的話。」僕人回答。「那信息不僅在萬事俱備的時刻起作用,但在勝利的時刻也起作用。」

國王打開了戒指,讀著上面的「一切都將過去。」

儘管他身處喧鬧的舞蹈人群中,他再次感到寂靜和安寧,他的驕傲消散。他完完全全明白了這個信息,並獲得智慧。

僕人對國王說:

「你還記得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嗎? 沒有什麼是永久的,沒有任何感受或情緒是永久的。黑夜白晝交替互換,歡樂與絕望彼此取代;接受它們就是事物的本質,接受它們就是生命的一部份。」

筆者:李沅羿 (Facebook專頁)

The Parable of “This too shall pass”

https://unsplash.com/photos/IkYuzPneQWs
Drawing by The Origin Within

There was a king and he once said to the court sages:

“I have a ring with one of the finest diamonds in the world and I want to hide a message under the stone that can be useful in a situation of extreme despair. I will give this ring to my heirs and I want it to serve faithfully. Think of what kind of message will be there. It must be very short to fit in the ring.”

The sages knew how to write treatises but did not express themselves in one short sentence. They thought and thought but did not come up with anything.

The king complained about the failure of his venture to a faithful old servant who raised him from infancy and was part of the family. And the old man said to him:

“I’m not a sage, I’m not educated, but I know such a message. For many years spent in the palace, I met a lot of people. And once I served a visiting mystic whom your father invited. And he gave me this message.  I ask that you don’t read it now. Save it under the stone and open it only when there’s no way out at all.”

The king listened to the old servant.


After some time, the enemies attacked the country and the king lost the war. He fled on his horse and his enemies pursued him. He was alone, his enemies were many. He rode to the end of the road. There was a huge deep cliff before him, if he fell there, it is the end. He could not go back, as the enemies were approaching. He already heard the clatter of their horses’ hooves. He had no way out. He was in complete despair.

And then he remembered the ring. He opened it and found an inscription:

“This too shall pass.”

After reading the message, he felt that everything was quiet. Apparently, the pursuers got lost and proceeded in the wrong direction. Horses were no longer heard.

The king was filled with gratitude to the servant and the unknown mystic. The words were powerful. He closed the ring. And set out on the road. He gathered his army and returned his state.


On the day when he returned to the palace, they arranged a magnificent meeting, a feast for the whole world – the people loved their king. The king was happy and proud.

An old servant came up to him and said softly: “Even in this moment, look at the message again.”

The King said: “Now I am a winner, people are celebrating my return, I’m not in despair, not in a hopeless situation.”

“Listen to this old servant,” the servant answered, “the message works not only in moments when everything is bad but also in moments of victory.”

The king opened the ring and read: “This too shall pass.”

And again, he felt a silence fall over him, although he was in the midst of a noisy dancing crowd. His pride dissolved. He understood the message.  He was a wise man.

And then the old man said to the king:

“Do you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to you? Nothing and no feeling are permanent. As night changes day, so moments of joy and despair replace each other. Accept them as the nature of things, as part of life.”

zh_HK香港中文